中山南区福涌村功建铁城梁公祠俯瞰
中山梁独占鳌头
梁姓系以国名而定,传说伯益的后代有个叫非子的人,因养马有功,被周孝王封于秦地,后逐渐强大建立了秦国,其子因功均被封侯,建立梁国,人称梁康伯。公元前641年,秦穆公灭掉梁国,失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,且以原国名为姓氏。
中山的梁氏是什么时候迁来的呢?据资料记载,中山梁氏共有17族。
南区梁氏为宋庆历年间(1041-1048年)进士梁杞之族,他是香山建县的发起人,于元明两代之间迁族于北台、曹溪、福涌及邻县番禺;横栏四沙贴边梁氏一族,于元初由顺德陈村冈头迁来;南朗麻东村梁氏一族,于明永乐年间(1403-1424年)由顺德泮涌迁来;石岐张溪梁氏一族,于明代由南雄珠玑巷迁至东莞又辗转至此。
据最新资料显示,目前梁姓分布比较集中的有黄圃、小榄、民众、港口、东升、横栏、南区、坦洲和石岐等镇区。
三溪村梁氏宗祠
建城有功传佳话
老一辈中山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先有三涌,后有石岐”,沙涌、福涌、库充三个村庄相传是在中山最早开村。
其中,南区的福涌村是中山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之一,其历史比铁城(今石岐)还要早许多。村内鼎鼎大名的功建铁城梁公祠,便见证了这一段五桂山下风云际会的历史。
功建铁城梁公祠雕饰具浓郁岭南特色
梁公祠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是铁城(今石岐)为表彰梁溪甫及其四个儿子参与建城之功而建的祠堂。梁溪甫为福涌村人,是当时邑县的能工巧匠,原香山寨官陈天觉建铁城而选中梁氏为总设计师。
1154年,烟墩山下的铁城建成,良都沙涌望族马氏及其他乡绅认为梁溪甫及其四子建城有功,建议县署在其家乡建梁氏纪念祠堂,表彰其功。
从建祠堂至今,已有850多年,祠堂几经风雨。现在看到的主体,都是清朝光绪年间和民国十四年(1925年)重修的,但也还保留有唐宋风格。从祠堂的简介上,可看到祠堂已经于2009年,被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